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當生命終止,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和這個世界告別?是化作浮塵,長埋地下,還是回報社會,把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給他人帶來生活的希望?近日,桐城市金神鎮金神村老黨員李芳明同志用申請遺體捐獻的方式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李芳明申請捐獻出眼角膜幫助更多的人重見光明
今年87歲的李芳明同志是一名有著66年黨齡的老退伍轉業軍人。老人1956年當兵入伍,1961年轉業到玉門,后響應國家號召,下放到農村,因為人正直無私,被任命為原金神公社公安員,1962年任原錢塘村(今金神村)民兵營長,1965年任原錢塘村(今金神村)大隊書記,1983年在農機任廠長,1985年在金神區任工業辦副主任,1991年退休。
三十多年工作生涯里,李芳明常懷感恩之心,始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李芳明說,自己從小失去父親,寡母又體弱多病,如果沒有共產黨,他不可能讀書識字,走上工作崗位,過上現在的好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時刻關注疫情變化,帶頭落實疫情防控政策;村部召開黨員代表大會,他一次不落;抗洪救災時,他帶頭捐款;學黨史,他時刻充滿激情,給年輕黨員講述那段崢嶸歲月。
“年輕我立志報效國家,我做到了,等我老了,我也要想為國家做點貢獻,我視力一直很好,現在還能讀書看報,我要捐獻出我的眼角膜幫助更多的人重見光明。”李芳明說,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老伴和子女,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捐獻遺體或器官不僅造福人類,同時也體現了城市文明。老人敢于摒棄陳舊觀念,發揚大愛精神,詮釋了一位老黨員的價值所在,讓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在奉獻中得到延續和傳承。
關鍵詞:桐城李芳明
責任編輯:李紅